截止2015年6月30日,A股市场已实施的定向增发总计1921例,涉及上市公司1232家。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增项目累计净额最大,约占定增融资总额的35%。民企、地方国企、国资委央企是实施定增的主要企业类型。大股东参与定增的热情逐年来有所减退。实施定增的行业分布渐渐趋于分散,定增目的分配比例也渐渐趋于均衡。
多数定增项目都是折价发行的,增发比例逐年呈现下降的趋势。每年过半数的定增项目大股东完全不参与,而大股东参与的定增项目中大股东认购比例分布较为分散。增发折价率较高的行业包括纺织服装、国防军工和计算机;增发折价率较低的行业包括银行和食品饮料。大股东认购比例较高的行业包括银行;大股东认购比例较低的行业包括通信、传媒。以壳资源重组为目的实施的项目折价率较高、增发比例较高、大股东的认购比例较低。地方国企的增发折价率较低、增发比例较高;民企和外资的定增项目中大股东认购比例较低。
总体上,定增项目享有正的持有到期收益率。非银金融、传媒、国防军工行业的定增项目总体上享有较高的持有到期收益率;而交通运输、银行、建筑材料行业的定增项目的持有到期收益率相对较低。壳资源重组、公司间资产置换重组的定增项目总体上享有较高持有到期收益率;而融资净额占比最大的项目融资类定增的持有到期收益率较低。不同企业实施的定增项目持有收益和风险的差别不大,其中民企实施的定增项目持有到期收益率略高,外资和非国资委央企的持有收益率较高但案例数较少。
增发比例较大、大股东认购比例较低的定增项目,往往具有更高的折价率。在重大事项类定增中,随着项目期限的拉长,折价率倾向于降低;而在非重大事项类的定增中,随着项目期限的拉长,折价率倾向于增大。